Java反射机制学习笔记
上一篇《java注解学习笔记》中最后说到了注解的实现主要依赖java的反射机制,那么这一篇主要介绍一下java的反射机制。
什么是java反射机制
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,对于任意一个类,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;对于任意一个对象,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;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。
具体的api
主要的api都在java.lang.reflect.*这个包中(除了注解外)。
各种获取注解、构造器、方法、属性的示例:
|
|
通过反射调用方法:
|
|
总结一下:
- 可以获取到的内容有:构造器、方法(定义的方法)、属性(定义的属性),静态的属性和方法都能拿到。
- getDeclaredXXX(getDeclaredConstructor(s),getDeclaredMethod(s),getDeclaredField(s))是获取定义的构造器,方法,属性,定义是指写在那个类中的,继承的不算。相似地getXXX(getConstructor(s),getMethod(s),getField(s))是获取所有的构造器、方法、属性,包括继承的。
- 通过第二点拿到的构造器、方法、属性包含了public到private的各种修饰。
- 如果取到的构造器、方法、属性是不可访问的(如public,protected),在用Method.invoke访问这些时会抛出一个java.lang.IllegalAccessException异常,除非在访问前设置可见属性为true。
反射的用途
根据配置运行相对应的方法
这个很好理解,可以通过配置的方法名来改变运行时执行的方法。
动态代理
动态代理是代理的一种,代理是一种设计模式,一般有动态代理与静态代理,动态代理主要依赖InvocationHandler和Proxy,我们这里给一个简单的例子:
|
|
|
|
|
|
|
|
运行一下可以看到
调试中出现一个小插曲
我在调试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结果
每次我鼠标放在person上,控制台就多一次输出,这是为啥,我把method打印出来,发现执行了toString方法,所以这里应该是IDE执行toString方法触发了动态代理
绕过泛型检查
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有用的特性,就像我们可以用反射机制来强行执行private方法,只是提供一种思路,但不是很好。
这是后加的一段,第二天发现在给private方法做单元测试的时候,以前我都是把private改成public,测完再改回去,现在发现可以用发射来做,这样就不用改代码啦。
泛型检查是在编译期做的检查,如果要这么写:
|
|
这样是通过不了编译的。但是我们可以这样做:
|
|